未来10年有望新增1太瓦装机根据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数据,去年全球范围内新增风电装机114 吉瓦,比2019年增长82%,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年度安装量。
2017年,欧盟宣布建立电动车电池联盟,希望通过在欧盟境内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动车电池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配套基础设施特别是充电桩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有望实现每10辆电动车配有一个公共充电桩的目标。
随着欧盟电池产能的扩大,原材料供应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届时,欧盟将成为紧随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电动车电池生产方。欧盟是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汽车工业转型,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提速,欧洲车企普遍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占得先机。与红红火火发展的电动车相比,欧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领域——电池技术与生产方面却发展缓慢。
鉴于此,欧盟亟需解决电动车产量提升与电池供应长期依赖美国和亚洲之间的矛盾,掌握电动车电池生产的主动权,减少对第三方供应的依赖。当前,欧洲汽车工业正面临加速转型的巨大压力。将碳回收利用为新产品的技术已经出现,但这些技术价格昂贵,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现在是时候考虑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来赢利的问题了。2电力和工业部门将在实现1.5度目标的去碳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伍德麦肯兹基本预测情景,到2050年碳移除总量仅限于5亿吨。若想要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需采取迅速而持续的行动。
实现1.5度的目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使用。捕集与封存只是这一平衡状态综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捕集到的碳也有实现商业化使用的机会。
例如,决策者可以将碳捕集与封存(CCS)和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以减少因减排造成的总体影响。排放高峰到来得越晚,在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上的资金投入便越高于在能源转换上的资金投入。政策模式或将因国家、地区、产业和技术而异。减排成本可以通过碳价、直接激励措施或税收政策予以抵消
这一环节可以参考国外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监测流程和标准。如果要引进类似的制度,就要根据我国沼气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推出符合沼气工业发展特色的‘沼气证书制度。当前,我国在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正在推行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何继江表示:中国完全可以借鉴这样的制度,特别是为了实现‘30·60双碳目标,更需要鼓励像沼气这样的零碳能源更为广泛地使用。
一旦推行沼气证书,是否会出现类似的水土不服呢?如何在前期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呢?何继江表示,德国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沼气证书制度,得益于欧洲成熟的碳市场。但施行至今,成交量微乎其微。
只要有终端用户购买,就会鼓励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就会带动行业的发展。经过了解,原来园区使用的沼气,来自一个距离柏林城区80公里的村庄,沼气经过净化后,直接并入天然气管网。
据何继江介绍,为鼓励当地沼气业发展,德国能源署特别开发了沼气证书机制。在这一过程中,要设计相应的鼓励和保障机制,例如,可以规定并网和安装的成本分配,由管网运营商和沼气生产商共同承担并网费用,其中沼气生产商承担成本的至少25%左右,超出部分则由管网运营商承担。尤其是要明确沼气发电向电网销售的电力的价格及补贴政策。这时,消费者就会进行成本比较,如果购买沼气证书比碳交易价格更划算,沼气证书就自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让天然气管道对沼气开放。令人疑惑的是,园区里还有一个燃气热电联产项目,这怎么是零碳呢?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用的是沼气,还有‘沼气证书。
还可以引入质量平衡规则来追踪入网气体,假设在管线任意点位都可以提取被注入的生物天然气,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质量追溯。另外,如果可以配套推出相应的强制配额制度,也将使‘沼气证书的推广更加顺畅。
姜希猛同时强调,一旦管网对沼气敞开,就要严格设定沼气洗净并入天然气管网的技术标准。何继江说,虽然园区从管网公司购买的不是最初生产并网的沼气,但由于额外支付了一笔费用购买沼气证书,当地政府就视之为使用了沼气。
他坦言,如果要在国内施行类似沼气证书的制度,就必须要解决沼气的并网难问题。姜希猛也指出,在德国拥有沼气证书就能以沼气发电的电价,向电网销售所发的电力。
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欧洲碳市场的碳价在20欧元/吨左右,现在已经涨到每吨37欧元-38欧元。当时,我在德国柏林一个零碳科技园参观,园区厂房屋顶上装了光伏板,内部交通完全采用纯电动车。不过,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指出:目前,沼气发电如何并网是国内面临的现实问题。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日前给记者讲起自己在德国考察时的见闻,提到沼气证书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用户不购买‘沼气证书,而是直接使用天然气,是要为碳排放付费的。在德国,沼气站可将沼气洗净达到天然气管网内甲烷气的标准,然后按天然气的价格售出,另外获得等量的沼气证书。
如果有燃气用户在购买燃气用于热电联供的同时,购买了等量的沼气证书,则被视为使用了沼气,就能以政府确定的沼气发电电价向电网公司销售其所发的电力还可以引入质量平衡规则来追踪入网气体,假设在管线任意点位都可以提取被注入的生物天然气,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质量追溯。
另外,如果可以配套推出相应的强制配额制度,也将使‘沼气证书的推广更加顺畅。姜希猛也指出,在德国拥有沼气证书就能以沼气发电的电价,向电网销售所发的电力。
经过了解,原来园区使用的沼气,来自一个距离柏林城区80公里的村庄,沼气经过净化后,直接并入天然气管网。只要有终端用户购买,就会鼓励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进而就会带动行业的发展。这时,消费者就会进行成本比较,如果购买沼气证书比碳交易价格更划算,沼气证书就自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日前给记者讲起自己在德国考察时的见闻,提到沼气证书令人印象深刻。
何继江说,虽然园区从管网公司购买的不是最初生产并网的沼气,但由于额外支付了一笔费用购买沼气证书,当地政府就视之为使用了沼气。如果要引进类似的制度,就要根据我国沼气发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推出符合沼气工业发展特色的‘沼气证书制度。
令人疑惑的是,园区里还有一个燃气热电联产项目,这怎么是零碳呢?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用的是沼气,还有‘沼气证书。如果用户不购买‘沼气证书,而是直接使用天然气,是要为碳排放付费的。
当前,我国在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领域正在推行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何继江表示:中国完全可以借鉴这样的制度,特别是为了实现‘30·60双碳目标,更需要鼓励像沼气这样的零碳能源更为广泛地使用。
© 1996 - 2019 斗艳争辉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丽都嘉园